AI重構司法生態:長沙電信打造法律行業數字新基建
當大模型遇見法律文書,會碰撞出怎樣的智慧火花?4月24日,在長沙市芙蓉區政務大廳,一場由AI技術主導的司法效率革命正在上演。中國電信聯合地方政府推出的"芙蓉數據大講壇",首次將DeepSeek大模型與法律實務深度結合,為傳統司法行業裝上"數字大腦"。
▌法律人的"AI書記官"
在實機演示環節,電信專家展示了這樣的場景:輸入"勞動糾紛索賠訴求",AI助手在30秒內自動生成包含法律依據、賠償計算、舉證要點的完整文書;導入100份裁判文書,系統能智能分析法官裁量傾向性,預測勝訴概率偏差不超過8%。這種"云電腦+大模型"的解決方案,正在改變律所60%的基礎文書工作模式。
▌司法數字化轉型的"芙蓉模式"
芙蓉區創新的"四步賦能"機制引發關注:
需求清單:70家律所提報256項數字化痛點
算力供給:依托中南智算中心200PFlops算力支撐
場景開發:針對法律檢索、證據鏈分析等12個高頻場景定制AI工具
生態共享:構建法律垂直領域知識庫,模型迭代效率提升40%
"這不僅是技術展示,更是司法生產力重構。"區數據局負責人指出,試點律所已實現合同審查效率提升3倍,類案研究耗時縮短80%。
▌云網融合筑基智慧司法
中國電信的賦能路徑清晰可見:
網絡層:千兆光網保障司法數據毫秒級傳輸
平臺層:天翼云提供法律AI專屬云資源池
應用層:開發立案輔助、智能調解等9類司法SaaS工具
芙蓉政企分局透露,下半年將重點突破"AI+公證""區塊鏈+電子存證"等創新應用。隨著法律行業數字化滲透率突破臨界點,這場由電信運營商主導的司法新基建,正在催生每年超5億元的區域法律科技市場。從文書自動化到裁判智能化,長沙的實踐印證了:當司法系統遇上AI,公平與效率的天平正在達成新的平衡。
推薦文章
當數字化轉型進入深水區,如何讓每個政企項目都成為精品工程?4月24日,長沙電信以一場別開生
當大模型遇見法律文書,會碰撞出怎樣的智慧火花?4月24日,在長沙市芙蓉區政務大廳,一場由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