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春與匠心的交響曲:重慶電信這樣書寫新時代奮斗者故事
4月24日的重慶電信大樓里,一場跨越代際的對話正在上演。全國勞模候選人李杰手中的網絡測試儀,與青年突擊隊隊員握緊的隊旗,在鎂光燈下完成了一場關于傳承的無聲接力。這場以"致敬·對話·向新"為主題的盛會,不僅是一場事跡報告會,更是一堂鮮活的新時代奮斗哲學課。
▌信號滿格背后的精神密碼
大屏幕上,李杰20年如一日攀爬基站鐵塔的身影令人動容。這位"信號獵人"用3682次網絡優化記錄,在8D魔幻山城織就了看不見的通信網絡。當這位勞模展示隨身攜帶的第七代測試終端——從厚重的專業設備到輕薄的平板電腦,折射的正是通信人與時俱進的創新基因。
全國三八紅旗手蔡爭現場演示的"云網故障AI預判系統",引發青年工程師們的陣陣驚嘆。這套獲得國家專利的算法,將故障處理時長從小時級壓縮至分鐘級,背后是238個晝夜的算法調優。"創新不是顛覆,而是對極致的重復追求。"她的總結贏得持久掌聲。
▌青春三問的電信答案
在圓桌對話環節,90后云計算工程師王磊拋出尖銳問題:"在AI替代人工的今天,傳統技能還有價值嗎?"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蔣代林當即展示了他的"數據治理百寶箱"——泛黃的筆記本上密密麻麻記錄著12年來每個數據異常案例,這些原始數據已成為訓練AI模型的珍貴樣本。"工匠精神永遠是技術的靈魂",這句話被在場青年記滿筆記本。
青馬學員左杰發起的《五項青春宣言》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:
每年攻克1項技術認證
每月參與1次跨部門攻堅
每周記錄3個創新靈感
每日進行30分鐘專業閱讀
每季完成1次技能傳授
▌向新而行的成長路線圖
李秀林總經理的總結發言為青年繪制出清晰成長坐標:
能力坐標:構建"5G+云+AI"的T型知識結構
作風坐標:踐行"問題不過夜,故障不落地"的24小時響應準則
創新坐標:在量子通信、6G預研等前沿領域建立青年創新實驗室
活動尾聲,大屏實時彈出287條青年心愿:從"想參與衛星互聯網項目"到"希望勞模當導師",這些電子心愿卡將被納入企業人才庫重點跟蹤。當全場齊聲誦讀"用青春信號滿格中國"的誓言時,這場匠心與青春的對話,已然播下重慶電信未來發展的金種子。
在這場5000人線上線下共同見證的盛會上,我們清晰看到:當勞模的工匠精神遇見青年的數字思維,必將催生中國通信業高質量發展的新質生產力。
推薦文章
4月24日的重慶電信大樓里,一場跨越代際的對話正在上演。全國勞模候選人李杰手中的網絡測試儀
我是重慶電信愛心翼站的志愿者林曉雯,4月22日在大石壩元佳廣場,當我看著張奶奶成功發出第一